淄博市高青县高城镇:“理”清ABCD,管好农村党员 ——探索农村党员分类管理新模式

2020年11月22日 10:07 来源: 灯塔-淄博党建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淄博市高青县高城镇共有党员2149名,其中农村党员1962名,占比91%,做好农村党员管理对巩固党的基层基础至关重要。近年来,高城镇紧紧围绕全市基层党建“九大攻坚行动”,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有解思维,聚焦解决农村党员“去向难掌握、管理难到位、活动难开展、作用难发挥”等问题,创新推行农村党员ABCD分类管理模式,在精准分类、量化积分、分类施策、引领发展方面狠下功夫,促进党员分类管理往严里走、往实里走、往深里走,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一、主要做法

(一)在分类上下细功夫,做到农村党员全覆盖。一是明确分类标准。逐村走访调研农村党员1000余人次,研究制定《高城镇农村党员分类管理实施方案(试行)》,按照农村党员年龄、身体状况和工作特点将全镇1962名农村党员分为常年在家党员(A类)、年老体弱党员(B类)、市内及周边区域务工(居住)的农村党员(C类)、省内其他地市及省外务工(居住)的农村党员(D类)四种类别。二是严格认定流程。按照个人申报、支部认定、管区复核、党委审批程序,精确划定A类党员1252名、B类296名、C类315名、D类99名。同时建立动态调控机制,根据党员真实情况逐级审核调整,保证党员合理需求。三是创新“培育式”管理。将63名入党积极分子,59名发展对象,75名村“两委”后备人才纳入分类管理范围,通过支部帮带、挂职锻炼、参与村级事务等方式让培养对象在具体实践中快速成长。

(二)在量化上下实功夫,做到抓常抓长保实效。一是“三务一评”抓量化。以分类为基础,量化为依据,加减分相结合,将A、C、D类党员列入积分制管理范围,打造“三务一评”党员量化积分管理品牌,设定“履行义务分”、“落实任务分”、“志愿服务分”以及“民主评议分”,通过以分定绩、按分划线的方式,细化优化加减分项,设定基础分85分,民主评议分15分,最高上限为120分,考核周期为1年。二是“一牌两本”抓日常以党支部为考评单位通过“一牌两本”每月主题党日由党员在各村签到牌上签到,强调在《党支部会议记录本》和《党小组会议记录本》上做好记录,对党员参加学习、完成任务、参与急难险重任务等进行量化管理。三是积分公示抓长效。建立积分台账采取“月公示、季汇总、年评定”方式,每个积分周期结束后,由党支部根据积分结果对每位党员出具“量化积分情况反馈单”。对达到90分及以上的党员,评为“优秀”等次,对低于60分的,定为“不合格”等次,列入支部重点帮扶对象,安排专人进行“1+1”帮扶指导。

(三)在教育上下巧功夫,做到分类施策润人心。狠抓农村党员教育末端落实,针对四类党员不同特征,因材施教、分类施策,做到“分类不分家”。一是温暖B类党员。注重关心关爱,实施“红喇叭”工程,利用各村广播定期播放学习音频;采取“送学上门”、走访慰问等方式,定期宣传党的政策、发放学习资料、通报村重点工作开展情况,让老党员、困难党员足不出户就能听到党的声音。二是方便D类党员。推行“1+1”工作法,即确定1名A类优秀党员与1名D类党员组成“双向联系对子”,每月推送相关学习资料、开展谈心谈话,每季度向党组织书面汇报1次思想工作情况,每半年至少返乡参加1次所在支部的组织生活。三是转化后进党员。制定组织生活参会情况月汇报月通报制度,由支部书记对上月无故不参会党员进行通报并向镇党委形成书面报告,对能够正常参加组织生活但连续3次以上不到会的A、C类党员发放组织生活提醒函。创新推行农村党员教育转化制度,对经提醒后连续5个月未参会党员逐一电话通知,统一组织到镇党校进行为期6个月的教育转化学习,对教育转化仍不合格党员进行组织处理。

(四)在引领上下真功夫,做到凝聚民心促发展。扎实开展目标管理和定责管理,通过设定目标让在职党员肩上有“压”,通过履行义务让普通党员心里有“责”。一是155名在职党员“增压”。明确当年脱贫攻坚、人居环境整治、基层党建等重点工作目标,定期进行履职评估、民主测评,压实主体责任,充分发挥标杆引领作用。二是为1412名无职党员“定责”。成立42支党员红色义工队,划分908个党员服务微网格,明确每名党员“三包一帮”责任,即包政策宣传、包环境卫生、包治安调解、帮按期脱贫,先后开展了“红色星期六”、“党员联户4+1”、“党建扶贫双推进、人居环境共提升”等志愿服务活动,在包片联户工作中增进群众感情、塑造党员形象。三是为197名培养对象“设岗”。安排有潜力、有能力的培养对象担任支部书记或村委主任助理,群团组织负责人等职务,列席参加“两委”会议,参与村级事务,让其在村级工作中接受锻炼、发挥作用,择优选拔使用。

二、初步成效

(一)分类管理机制更加精细。围绕常年在家、市内周边、常年在外、年老体弱农村党员以及培养对象,构建“五位一体”分类管理体系,坚持在分类“明细清”上下功夫,创新推行ABCD党员分类管理模式,有效破解农村党员“管理方式单一化、积分管理形式化、管理措施笼统化”等问题。

(二)教育管理模式更加实用。制定多元化评价标准,分类施策,因材施教,落实落细党员教育工作;依托“三级党校”,创新农村党员教育转化制度,抓实抓严组织生活纪律。今年以来,举办头雁论坛1期、专题学习培训3期、班子成员上党课16期、“网上党课”10次,“送学上门”80余人次,培育村后备人才169名;发放组织生活提醒函300余人次,开展教育转化培训会6次,收到D类党员学习心得150余篇,转出C、D类党员组织关系17人,对2名在职党员作出停职处理,对3名无职党员作出停止党籍处理,有效推动党员教育管理走向深入,取得实效。

(三)作用发挥效能更加彰显。抓实“三务一评”量化积分结果运用,结合“红黄牌”管理、评星定级、绩效考核,让党员表现“分”出高下,激励各类党员学先进、比先进、赶先进。今年以来,共计500余名无职党员主动参与抗疫值班,700余名A、C类共结对帮扶贫困户728户,引导党员发挥个人专业特长,认领微网格、路街长,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00余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1300余件,形成“党委引领支部,支部引领党员,党员引领群众”的生动局面。

三、思考启示

(一)坚持从实际出发,精准理清类属,是农村党员管理的前提条件。党的基层组织工作,只有“搞清楚”,才能“抓结实”。高城镇党委下辖56个党支部,其中农村党支部42个,农村党员队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偏低、人员流动偏多的“三偏”现象,这就导致基层党组织各类活动人员难召集、管理难到位。针对这类难题,高城镇通过逐村走访调研,逐人摸排研判,制定了党员分类管理办法,以通过合理分类、差异管理、细化考评等举措不断加强农村党员管理水平,进一步激发农村党员内在活力。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化宗旨意识,是农村党员管理的根本遵循。抓好农村党员“管理”,“管”是途径,分类是方法,“理”才是根本。高城镇在实施党员分类管理办法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求党员干部要勤学“理”,做到脑中有政策,见事“心不慌”;再者要善讲“理”,做到说话有分量,遇事“摆得平”,对群众真实反应的问题、表达的诉求要答之有理,对于强词夺理的要坚持原则,讲明道理,通过教育管理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三)坚持分类施策,坚决从严管党治党,农村党员管理的关键所在。农村党员分类管理不是简单的“分开管”,更不是为了降低标准,而是“分形式管”“分策略管”。高城镇将农村党员分为A、B、C、D四类,通过分学习形式、分岗位职责、分量化积分、分结果运用,使有不同特点和才能的党员找到了施展拳脚舞台,找到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切入点和支撑点,有效拉近了党组织与党员的交流沟通,提升了党员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也大大地增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四)坚持抓常抓长,形成长效机制,是农村党员管理的有效保障。要抓实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必须坚持从完善长效机制入手,摒弃教育管理“一刀切、大一统”的模式,落实党员集中教育转化、党支部汇报通报、定期履职评估等常态化工作机制,抓实组织提醒、履职约谈、亮牌警示等管理手段。同时加强考核,持续探索“三务一评”党员量化积分管理品牌,坚持把积分考评结果作为党员干部评先树优、外出学习、选任提拔、绩效奖励的重要依据,通过精细化奖惩激励机制,使党员积分制落实落地,才能真正解决分类管理落实不到位、常反弹问题。(中共淄博市高青县委组织部)